【經(jīng)驗貼】柳工裝載機之沙漠行軍
愛咋滴咋滴
2016-01-23
3.4萬
136
開裝載機的同行也許大家走南闖北挖過煤淘過金上過山下過水!我相信大家一定很少進過沙漠!廢話先不說!請看下圖!
先來介紹以下上圖!上圖是一個正在開挖的十萬方蓄水池!是用于山區(qū)搬遷的移民澆耕地所用!水是引來的黃河水!此地位于騰格里沙漠的邊緣!雖處于邊緣地區(qū)但是這也是純3沙!我們下挖了六七米依然是沙!我們采用裝載機往外運的方式施工(曾嘗試用挖機裝車拉運!但因墊路成本太高!雙橋太容易陷車最后以失敗告終)!有邊界線但暫時沒有具體的高程!只有大體的高程數(shù)據(jù)!所以隨便挖!暫時只要把高處來的沙包轉出去就行!轉出去的沙就倒在池邊四周?。ㄔ竭^邊線5米就可以倒因為吃邊還有一條5米的路)怎么樣?簡單吧!其實看似簡單卻不簡單!為什么這么說?答案有點悲催——有勁使不上!說實話在沙漠里裝載機只能行走自保!要是工作時沒有點經(jīng)驗反而自己扒坑把自己給陷了!
在租來的車中我看到他們一貫使用挖硬方的方法!行走至沙包時加大油門起一點大臂就開始一點一點收斗!卻不料車不見前走卻原地扒坑!鏟斗里鏟了半鏟前走也不是后走不是!越是加大油門掙扎坑就扒的越深!即使硬是掙扎出來了!鏟半鏟沙先不說!幾番下來車都沒法走了,空車進去就陷了!為了效益不斷的下鏟,斗里是基本滿了可出來就越加困難了!
其實鏟沙是有技巧的只要方法得當也是很容易的!下面我就具體說道說道!1.下鏟的力道:下鏟時斗要放平或略帶角度但角度不能太大!要把握好大臂使鏟斗輕接地面似接非接的樣子,不可把大臂壓的太重!否則阻力太大輪胎容易扒坑!但隨著阻力增大微微勻速提升大臂!盡量使鏟鏟過去的地面保持一個平面!不可出現(xiàn)波浪形式!否則大臂不易掌控!也能使車的動力減弱!
2.油門的力道:剛開始有的是候油門要輕要穩(wěn)!5成足夠!隨著阻力增大油門逐步加大但要有把握太大了就會扒坑!
3.路線的選擇:雖然是行走但是要有路線!絕不可亂走尤其是在距沙包兩三米的地方!因為亂走就會使地面出現(xiàn)包和坑的局面
不但削弱了車的動力還會導致輪胎打滑為鏟沙產(chǎn)生不便!應一鏟緊挨鏟使左輪胎壓著右輪的胎??!或右輪壓著左輪的胎?。〕鰜頃r要按照進去的路線行走不可大幅度的打方向!不然地面變得坑坑洼洼使下次鏟沙造成不便!
4.鏟沙的動作:許多人鏟沙時是微提大臂同時加大油門再一點一點的收斗!這樣做要是挖土方肯定有勁!但是在沙上卻不同!正是因為操作時的停頓使力量完全集中在輪胎上!輪胎不扒坑才怪!可是我們做復合動作時動作不但協(xié)調還便與掌控?。ù蠹叶贾离m然軟軸操作有兩個桿可是當大臂拉到位小臂可以短時間控制大臂的起升!可實現(xiàn)收斗、起大臂、起大臂收斗、翻斗和起大臂翻斗的動作)同時不知大家留意了沒有鏟東西時只要有起大臂的動作輪胎不易扒坑!因為起大臂時不但減小了阻力還會增大前輪的壓力使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增大從而不打滑!因此在鏟沙時要做復合動作!大家也都知道裝載機的工作裝置走的是一個弧線,當大臂油缸位于水平時是最遠的距離(臥式臂)!因此我們鏟料時就要利用這個條件就在大臂超過這個位置之前完成收斗!所以在鏟沙時做負荷動作保證車勻速前進并且在大臂油缸超過水平位置之前完成收斗,滿斗率是很高的!
5.下鏟的順序:大家都吃過蘋果吧!在一處咬幾口就咬不到了!所以要在不同的地方咬下次才能咬到!所以在不出路線的情況下在不同的地方鏟盡量能制造處‘凸’的布分為下一鏟做準備!把握好這一點可是挖滿斗的關鍵所在!
6.如果作業(yè)沒有平取的要求可鏟個斜坡作業(yè)!這樣做可是大大的增加了滿斗率!同時也增加了陷車率!解決的方法有兩種①鏟斜坡時不可一次性鏟到位,斜坡角度不可太大!要隨著地面的壓實度一層一層的削?、谌绻ビ√铉P一斗倒在上面重新放輕鏟鏟過去即可!
7.如果要求平取就要加點沖擊的元素了!加快車速一個猛扎到沙包處提大臂收斗一氣呵成!效果是相當給力的輪胎幾乎沒有扒坑的機會!帶下坡作業(yè)也可以這樣做!如果操作失誤扒坑了可按②方案實施!
8.特別說明:沙雖然不可固定特別松散,但是多少是有點水分的!整的越平越容易壓實,越不容易走樣!所以整平整不平和陷不陷車有一定的關系!
-
王景濤
2024-03-28
-
愛咋滴咋滴
2017-02-05
-
葉雨穎風
2017-02-05
好貼要頂 之前在河邊沙場帶了一個月 剛開始也找不到竅門 后來跑別處沙場才知道這么干
-
愛咋滴咋滴
2017-01-05
-
葛永磊
2017-01-05
我們新疆這樣干活要配水車。就是挖機雙橋車。你們這樣太費時間。又很慢。費用還高。
-
愛咋滴咋滴
2017-01-05
-
現(xiàn)代卡特
2017-01-05
-
愛咋滴咋滴
2017-01-05
-
流水光陰
2017-01-05
-
取勝源于可靠
2016-08-03